文/东方亦落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城市里的高楼拔地而起,人口激增,土地愈加宝贵,所以如何让更多的人吃饱饭成了人们需要关心的问题。尽管有像杂交水稻这类的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食物的紧缺,但人类依然需要未雨绸缪,探索更多途径解决此类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垂直农业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最早源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他希望在由钢筋与玻璃组成的光线充足的建筑物里种植人类需要的食物,而且在每一层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
在这个建筑物里,植物不用堆肥,而是以排泄物当肥料,水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许多资源在这个种植系统中可以被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节约。所以这个方法不仅能生产更多人类所需的食物,使单位面积产量最大化,也能实现废物利用,从而节约许多珍贵的资源。
其实还可以将垂直农业看作是当前非常普遍的室内温室的升级版。这种方式与室外种植相比优势颇多,如节省运输燃料、提升资源利用率、更加灵活地选择种植所需的气温、湿度、土壤等要素,而且不必担心遇到洪水、干旱等气候条件恶劣的状况。
看起来,垂直农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无法解决的人口压力及资源匮乏等问题,然而在实践中,垂直农耕依然遇到了阻碍。
最近有一项针对纽约10个屋顶和室内种植蔬菜的农场的研究显示,在垂直农业的模式中,通常会使用人造灯来为植物提供光照,用科技含量颇高的系统来对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控制,然而这些做法往往会使能源成本提升,甚至增加高于传统农业的耗能,也会产生高于传统农业的污染。
很显然,这并非人们研究垂直农业的本意。垂直农业本应是为节约资源而存在的,如果为了垂直农业反而要去耗费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污染,那么这种形式就没有意义。
另外,不少垂直农业形式下培养出来的作物营养价值不高,但定价倒是很高,一般为高端市场和酒店提供。
这里面很可能涉及到资本和利益,其实这种“套路”在商界早已出现,将某物品标榜为某种新概念或新技术作用下的产物,以此抬高定价。如果说真的物有所值,那么定价高也无可厚非,但其中不乏一些纯概念的炒作,如果只是空有“垂直农业”的名头就要定高价,对于人类的资本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浪费。
如果想让地球上大多数人不挨饿,那么地球上的粮食产量到本世纪中叶必须要比现在多一倍。所以垂直农场才极具吸引力,因为作物不受外界条件影响,一年到头都能生长。就算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作物照样可以在里面生长,而且能减少污染与各种成本。
然而这些设想只有在真正的垂直农业下才能实现,而不是在商业炒作的概念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垂直农业就应该回归其本来含义,即用最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食物,并且在技术方面有所提升,才可能真正解决现代人的吃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