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没有边界,这恰恰是技术竞争的残酷之处。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通过掌握一项领先的技术在市场中获得绝对的安全地位。原因是技术的领先总是暂时的,而创新却是无止境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在技术上领先的企业,危机感总是比它的跟随者更为强烈。
很多时候,创新者的窘境并非克里斯坦森所说的重要决策的悖论,而是当你走至创新之路的最前面时,由于不再有参照物而变得茫然无措,如同置身一片无人区,由于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迈出下一步而驻足不前,无形中作茧自缚地给自己设置了“边界”。
在电致发光的QLED蓝色材料寿命、印刷OLED/QLED材料和器件等技术领域已实现局部超越的TCL,正处于这样的创新窘境之中。TCL意识到了摆脱这一窘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尝试在创新模式上做出改变。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6月14日举办的第六届TCL技术创新大会暨第一届技术合作开放大会上宣布,未来TCL的创新模式将从自研模式转变为“自研+合作”模式。
不是每家企业都有打破这种边界的勇气和智慧,更多的企业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触及了边界。TCL会是例外吗?
1
在创新之路上,TCL已经触及三个边界
诚如李东生所言,TCL一直把产品技术能力当做企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仅过去的2018年TCL在研发上的投入就高达56亿,占销售收入的5%,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2000多名。也正是因为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将TCL推向了局部领域的创新领先。
在我看来,今天的TCL在创新之路上已经触及到了三个边界:
第一个边界是行业的边界。这一边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TCL在显示技术领域所处的领先地位所导致。从市场层面来看,数据显示TCL旗下华星光电2019年第一季度整体面板出货量达到940万片,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一位。从技术层面来看,TCL目前在柔性显示、QLED量子点技术、印刷及柔性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8K显示技术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拥有核心专利技术。
特别是在电致发光QLED蓝色材料寿命、印刷OLED/QLED材料和器件等局部领域,目前TCL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量子点电致发光领域,TCL拥有822件公开专利,居全球第二名。由此带来的一个结果是,TCL在创新之路上不再有参照物,甚至不再有同行者,未来的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走,而且不知道迈出去的每一步会不会出现方向性错误。这是TCL面临的第一个边界。
第二个边界是自主创新的边界。这一边界的形成主要由技术本身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该项技术本身就属于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涉及到的相关技术非常庞杂,比如生物识别、传感技术、深度学习等。尽管TCL目前已经在“AI多模态人脸识别”等技术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鉴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性,仅仅依靠自主创新已近无法支撑下一步的发展。
此外,在新型显示材料和显示技术的探索上,TCL也面临许多探索性的难题。这些难题也是全球科学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仅仅依靠一家企业的力量已经难以实现突破性的进展。TCL若想打破这一边界,首先需要打破自身的边界,从自研模式走向自研+合作模式。
第三个边界是技术与技术之间的边界。这一边界目前主要是由5G、IoT、AI等新兴技术相互之间融合程度不足导致的。以5G技术为例,TCL虽然早在几年前就参与到5G技术的研发之中,但由于5G尚未大规模商用,未来如何应用于IoT设备还是未知数。今年春季发布会上,TCL实业控股CEO王成率先提出AI×IoT的概念,其目的显然也是为了打破AI与IoT两大技术之间的边界,推动技术的更快与更好融合。
如果不转变创新模式,TCL的技术创新之路未来每迈出一步都会受制于以上三个边界,变得步履维艰。很显然,TCL已经意识到了打破边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选择即命运,创新模式比创新本身更重要
当下,通过技术的开放和共享达成合作共赢的局面已经是商业竞争的共识,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球绝大部分企业奉行的却是“封闭式创新”,该模式强调企业对核心技术的绝对保密和控制,以达到独享和垄断某一领域和市场的目的。
事实上这种模式在早期阶段的确是奏效的。以“蓝色巨头”IBM为例,早在1945年,IBM就建立了沃森实验室,包括DRAM、硬盘技术、处理器技术等技术均来自这家实验室,技术上的垄断让IBM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横扫了大型机、小型机市场的所有对手,IBMPC诞生的第一年就为公司带来近10亿美元收入。
垄断竞争的企业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赚到比平常更高的利润,但长期则不然。乔布斯曾经在一次采访中直言,当你垄断了市场,产品就再也不能让公司变得更加成功。他甚至在1984年为苹果电脑做的一则广告中将IBM描述成乔治·奥威尔笔下的“老大哥”。后来的事实证明,长期的垄断让IBM错过了个人电脑业务的很多机会,最终在2004年将PC业务作为“不良资产”整体出售给了联想。
今天的TCL在显示技术领域虽然尚未到达垄断的地步,但从市场份额和部分技术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它所面临的选择,与曾经的IBM本质上是相同的。要么对这些技术实行绝对的保密和控制,要么以开放的姿态将技术与合作伙伴共享。TCL选择了后者。
对于企业而言,封闭式创新最可怕之处不在于高额的内部研发投入,而是自我放弃了“选择”的机会。假设TCL在人工智能技术上孤注一掷,投入重金关起门来自主研发,那么它所放弃的将是科研机构、合作伙伴拥有的更先进的技术。又或者TCL在目前显示技术领域的优势上停步不前,那么它所放弃可能会是下一代的显示材料和技术。
当然,所有的选择都意味着“机会成本”,当企业在做出某项选择的同时意味着要同时放弃另外一个选择。2004年,TCL重金收购汤姆逊全球彩电业务押注CRT技术,结果因为预判失误便错过了LCD市场的很多机会。曾经的手机行业霸主诺基亚也是因为选择了微软,放弃了安卓而从顶峰滑落。
今天,TCL面临的选择不是技术的选择,而是创新模式的选择,如果继续采取自研模式,短期可能仍然会保持市场领先,但同时也将与更多的先进技术和市场机会失之交臂,这对TCL而言将是巨大的无法承受的机会成本。
选择即命运,某种程度上,创新模式比创新本身更重要。
3
“开放式创新”会是问题的解决之道吗?
李东生在6月14日举办的第一届TCL技术合作开放大会上传递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即TCL未来的技术创新模式将从自研走向“自研+合作”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李东生在致辞中说:“从今年开始,我们TCL的技术创新大会将会同时召开技术合作开放大会,希望借此机会和更多的技术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产业技术发展的新动力。”
“开放式创新”会是TCL打破“行业边界、自主创新边界、技术与技术的边界”三个边界的解决之道吗?这个问题需要还需要交给时间来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开放式创新将帮助TCL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来建立起技术竞争优势。
事实上TCL此前推出的许多产品上都可以看到开放式合作的影子。比如TCL曾与百度合作,推出搭载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DuerOS的旗舰电视;TCL最新推出的8K电视新品X10,整合了AndroidTV、RoKu和AmazonAlexa等人工智能内容;在语音交互技术上,TCL还与Rokid展开深度合作,后者为TCL的AI×IoT战略提供落地解决方案。
与这些合作伙伴的合作帮助TCL快速地提升了产品在语音交互、内容服务等方面的体验,让TCL的产品获得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果说这些开放更多地停留于企业间的合作,那么TCL在这次大会上释放出的信号是,未来的合作创新将更加开放和彻底。
大会现场,29位业界权威技术专家受聘成为TCL技术顾问,他们愿意来做顾问,显然是出于对TCL以及TCL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认可。同时,TCL还和香港大学签约建立港大-TCL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并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多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不难看出,TCL正在以全面开放的胸襟,共同拓展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TCL集团首席技术官闫晓林在大会上发布了十余项处于技术前沿的合作项目,并将在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领域提供AI数据、研发算法、配套技术平台及研发人力与经费支持,针对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可以进行IP合作。这一表态显示出TCL在合作式创新研发投入上的决心,以及对合作实效性的重视,避免沦为形式主义。
从TCL的角度来看,“自研+合作”的创新模式将有助于其在现有研发体系基础上,整合世界不同领域的顶尖人才和技术资源,从而把握未来市场的机会。从显示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TCL所能够提供的不只是资金,更重要的是为先进技术成果提供了商用化的应用场景。正如李东生所说的那样:“技术无疆界,合作方能共赢”。
今天的TCL正处于快速的全球化之中,它比任何企业都更加懂得开放的重要性。某些国家和市场可能会为一个品牌竖起高墙,但技术永远会为积极创新的企业敞开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