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浪微博十周年,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向全体员工发布了内部信,表示“微博的成功让新浪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大潮,也使新浪成为了极少数主营业务转型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实现了“二次崛起”的新浪,其微博业务也在今天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中的“国民级”应用。
提到微博,多数人首先就会想到新浪,甚至不会想到其他的同类型产品,就连腾讯这样的社交巨头都在微博方面败下阵来,而曾一度摇摇欲坠的新浪却能凭借微博再度翻身,并且做得风生水起。
要说新浪微博还真的具备某种“神奇”的属性。在博客、校内网和QQ统治江湖之际,凭借一众大V带动的舆论风潮,微博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凸显,它的信息传播速度高于传统媒体,互动性好于QQ与博客,从而吸引了大批用户前来“围观”。
在2014年,新浪微博中已经聚集了韩寒、姚晨、李开复等名人,可微信的崛起影响了新浪微博的人气,当时微博活跃用户数一度下降了40%,陷入低谷期。不过新浪对此及时作出了调整,推出了小咖秀、一直播等应用,赶上了直播和短视频红利的高峰期。当然这也和阿里5.86亿美元的“加持”有很大的关系,这笔资金让新浪微博得以撑到上市。
在不断的发展和摸索中,微博的领域也开始扩张,从最开始的时政新闻到衣食住行、娱乐时尚、电影音乐等等,每个领域都有KOL,都积累起了大批的粉丝并实现了转化,微博的商业化道路也愈发明晰。
但在商业化的进程中,微博也显现出不少问题。一边是用户活跃度和营收的增长,另一边是越来越多的营销信息、僵尸号、人为操纵的热搜...我们也能看到用户和大V不止一次地对微博的“吐槽”。
现在的微博看上去依旧蓬勃,也在尽力寻找满足用户与商业化之间的平衡,然而现在已经不是微博一家独大的年代了。本来微博也有很大的打入下沉市场的机会,但是今日头条等应用已经进入。今日头条大力投入几百亿去完善娱乐生态,趣头条则用几十亿展开了“看新闻有钱赚”的病毒式营销。
曾经让微博崛起的名人大V们也纷纷入驻这些新应用,而相比于微博中奇奇怪怪的热搜,今日头条的热搜要“实在”得多。在这些新的内容平台中,少了无节制的营销,少了筛选之后迎合某些用户群体的商业化内容,少了对KOL的限制,腾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比之下,微博可能就少了一些活力。况且微博对如今的新浪而言已经是全部的支柱,也使得新浪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极少数的只靠单一业务支撑的大规模互联网企业。这充分证明了微博强大的吸金引流能力和商业化的成功,但问题也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得相当明显。
作为资讯类平台,可以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使用有效的吸金手段,但用户的感受也必须要顾及,甚至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在这一点上,新浪微博现在的道路有些偏,如果不适当地做出一些改变,恐怕新浪很难凭借目前微博这个单一的业务支撑到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