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的CRT显示器到LCD、LED显示器,再到今天的OLED、QLED显示器,乃至投影和激光显示器,显示屏随着新型显示材料和显示技术的应用,在快速迭代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多元化。究竟哪一项技术代表了前沿和未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8K技术从概念走向市场,QLED的胜算“多了一点”?-最极客

事实上,在多元化的显示技术中我们仍然能够发现一条清晰的线性发展路线,即无论显示技术如何变革,始终都在朝着一个相同的方向前进——更高的分辨率。当2K分辨率成为历史,4K登上舞台大放异彩,而后8K又接踵而至,不断挑战着人们的视觉极限。

与此同时,为了让高分辨率内容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我们的屏幕尺寸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一趋势对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构成了限制和挑战。一项显示技术能否在制造工艺、生产成本、使用寿命等方面突破屏幕尺寸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在消费市场的发展空间。

4K接棒者,8K电视来势凶猛

从屏幕诞生以来,人们对更高分辨率的追求就从未改变。尽管4K电视目前仍然处于普及阶段,但8K电视的到来并未让人感觉不合时宜。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度之高达到了历史空前。

8K技术从概念走向市场,QLED的胜算“多了一点”?-最极客

那些在显示技术上领先的企业,绝不会放过率先抢占市场的机会。早在2017年,夏普公司就抢先推出了全球首台商用级8K电视,随后的2018年IFA展上,TCL、三星、LG等几大电视厂商携多款8K电视新品同台亮相,由此8K时代的篇章被正式揭开。

进入2019年之后,在面板技术上占据优势的TCL抓住5G的时代机会,率先推出全球首台5G+8K QLED电视TCL X10 QLED 8K TV,8K显示技术与5G通信技术的结合,打消了人们对8K内容传输速率的顾虑。2019年下旬,三星与LG两大巨头围绕“真假8K”之争正面交锋,这场意外爆发的战争客观上对8K电视的普及做了市场宣传。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来势凶猛的8K电视,在普及周期上可能会比4K电视更短。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鉴于4K内容的匮乏拖缓了4K电视的普及速度,8K产业的主导力量刻意加强了8K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同步发展。8K内容制作上,目前包括央视在内的电视台已经逐步采购8K摄像机,8K内容从源头上得到解决。此外电视企业也在积极通过不同方式解决8K内容源的问题,如TCL便与IMAX建立了内容合作关系。

其次,5G技术的发展解决了8K内容传输的问题。高清内容的传输对网络通信技术一直都是个挑战,5G技术的发展为8K内容的稳定传输提供了保障。今年8月,国内首次完成了一场冰球赛事的5G+8K直播,这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直播积累了经验。预计两年之后,8K直播将成为常态。

再次,在4K电视的普及上,电视厂商投入了大量的用户教育成本,消费者对屏幕分辨率的概念有了更加全面直观的认知,8K电视的用户教育难度因此将大大降低,教育周期也相对更短。这为8K电视快速打开消费市场提供了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8K电视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分辨率提升,超高清内容的传输、解码、播放对电视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考验的是电视厂商的全产业链能力,包括芯片、算法、接口等配置和功能都需要做出相应升级。这也是为什么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厂商具备推出8K电视能力的原因所在。

就国内企业来看,目前只有TCL具备生产8K电视的综合能力,但随着8K产业链走向成熟,未来上游技术的逐步开放,将会有更多的电视企业参与到8K产业链的建设当中来,届时8K电视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8K时代,“大变化”下的小挑战

8K技术从概念进入消费市场,也为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带了新的挑战。

历史地看,分辨率的每一次提升都会导致电视屏幕尺寸进一步变大。从目前已经发布的8K电视产品来看,屏幕尺寸大多集中在65寸以上,像TCL 85吋 X9 QLED TV达到85寸,三星Q900的尺寸达到98英寸,夏普的8K电视尺寸甚至达到了120英寸。

分辨率的提升与电视屏幕尺寸的变化成正比,原因并不复杂,主要在于更高分辨率的内容需要更大尺寸的屏幕来呈现,才能实现更好的视觉效果。8K分辨率是4K的4倍,相同的屏幕尺寸下,8K电视无法展示出画面的每个细节,只有在更大尺寸屏幕下,才能显示出8K分辨率的优势。

反过来,消费者对更大尺寸屏幕的追求,也对内容的清晰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20×1080分辨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D内容,如果用主流电脑显示器播放,清晰度可能刚刚好,但如果放在65寸的电视上全屏播放,清晰度就会大大降低,如果放到更大尺寸的电视上,画面就会变得模糊不清。

分辨率的提升导致电视屏幕尺寸越来越大,而更大的屏幕尺寸反过来又推动了分辨率的提升,二者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

由于8K分辨率内容只有在更大尺寸屏幕上才能发挥出优势,这为显示技术带来了挑战。原因是部分显示技术在制造工艺、成本、使用寿命等方面受到屏幕尺寸的限制。以OLED技术为例,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加,生产良品率就会大幅下降,很难实现大规模的量产。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的OLED电视尺寸普遍在65寸以下的原因所在。

为了解决OLED面板良品率的难题,LG Dispaly还专门成立了良率改进小组。据其官方透露,目前55-65英寸4K OLED屏幕的良品率已经达到90%左右。但问题是,随着8K技术的应用,更大尺寸的屏幕对OLED技术再次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大尺寸的OLED屏幕未来能否实现量产,目前来看还是个巨大的疑问。

毫无疑问的是,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屏幕尺寸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那么对于当前的电视产业而言,显然破局的关键在于用一项成熟稳定的显示技术打破屏幕尺寸的限制。在这方面,OLED技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激光技术虽然不受幕布尺寸限制,但无论是分辨率还是色彩效果都差强人意。

在大屏电视市场的争夺战中,由于OLED、激光等技术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三星和TCL为代表的QLED阵营逐渐开始占据上风。

QLED电视的胜算“多了一点”

8K技术从概念走向市场,QLED的胜算“多了一点”?-最极客

长期以来,OLED和QLED被视为显示技术的两大阵营,前者以LG、索尼、创维、长虹等厂商为代表,后者则以三星、TCL两大巨头为代表。尽管前者的阵营更为壮大,但从目前来看,无论在市场销量、份额还是增速上的表现却不及后者。

IHS Markit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QLED阵营全球市场份额达到41.6%,OLED阵营全球市场份额仅为24.9%。2018年全年,全球QLED电视的销售达到了268万台,OLED电视的销量则为251万台。增速方面,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 QLED电视销量达到23.9万台,同比增长27%。而OLED电视在全球和国内都“双双受阻”,据IHSMarkit预计,2019年OLED电视在中国销量为16万台,比2018年的17万台将少了整整1万台,进入下滑“通道”之中。

此外,根据KB证券公司的预测,2020年QLED电视整体出货量将达到51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88%,远超OLED电视预计的340万台。

成员更多的OLED阵营反而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原因值得深思。我们知道OLED具备自发光、屏幕发声等技术亮点,但由于发光原理、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并且随着8K分辨率从概念走向市场,电视屏幕尺寸越来越大,OLED的缺点也进一步被放大。

除了大尺寸屏幕生产良品率的问题,成本高昂、灼屏、使用寿命较短等一系列问题都对OLED的发展设置了障碍。这些问题也不断招致业内人士的诟病。

小米电视负责人王川就曾直言不讳地说:“以目前OLED面板的成本和产能,根本无法用在主流价格的电视中。”TCL电子副总裁、TV事业部总经理张少勇也曾表态:“屏幕做不大的技术,我们不要!”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也认为,“超高清显示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在大尺寸显示领域量子点(QLED)能够突破尺寸限制,技术仍是主流,而OLED只能在手机等小尺寸显示领域,才会显示出它的优势。”

8K技术从概念走向市场,QLED的胜算“多了一点”?-最极客

电视行业的大“视”代已经悄然来临。TCL在不久前举办的品鉴会上集中展示的大屏电视产品75C10、85X6C、100X6C、75X9、85X9,屏幕尺寸全部都在75寸以上。当OLED仍在为大尺寸屏幕良品率攻坚克难时,成本更低、更易量产的QLED电视已经开始用大规模的新品抢先占领市场。

尽管我们无法由此得出OLED技术没有未来的结论,但就目前来看,如果OLED无法尽快解决大尺寸屏幕量产的难题,在大屏市场的未来竞争中,QLED的胜算显然“多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