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兴起之后,在社交、电商等多个互联网领域大受欢迎。大众在互联网中的关注点和表达方式也出现了颠覆性的转变:朋友圈和微博中从以往的文字加图片到越来越多地被短视频内容占据。平台方面,众多资本的强势入场,引发了各大短视频平台的超级补贴大战,众多短视频创作者的活力和热情被充分激发,用户在短视频上消耗的时长成倍增长,流量相当可观。

在这场愈加猛烈的短视频风潮中,出现了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短视频类型,那就是“炫富”短视频。这种短视频中通常会出现豪车、豪宅、高档酒店、成堆的现金、国外的风景等等。这种短视频容易引发“仇富”情绪,但更容易吸引眼球,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交平台中用户的活跃度。然而眼见未必为实,这种短视频可能是真的,但更有可能是批量购买的。

其实“炫富”的风气早已出现,加上了短视频独有的“魅力”使之更为火爆。其背后的产业链、平台为了流量的推波助澜以及资本的力量,让炫富短视频更加火热。这是对趋势的顺应,但过于火爆的短视频炫富风潮也会影响互联网的发展,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

一、短视频炫富成风,“人设”定制需求催生产业链

要说网络炫富的“鼻祖”,大概就是数年前拿着大家给红十字会的捐款晒包晒车晒奢侈品的郭美美了。那个时候郭美美在大众的骂声中也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可半个多月之前郭美美突然发布了一个素颜出镜的视频,忏悔了当年的所作所为,并声泪俱下地向大众道歉。

短视频炫富成风:谁在从中牟利,谁在推波助澜?-最极客

除了郭美美这样的初代“炫富”网红,许多影视作品也以富二代的生活作为创作题材。例如在80后和90后的学生时代热播的《继承者们》、《公主小妹》,以及郭敬明的代表作《小时代》,场景中必不可少的是复式别墅、豪华跑车、高档奢侈品等。主角们不必朝九晚五地工作,除了谈恋爱就是度假和参加派对。

当然,那时屏幕前的我们心里很清楚,这只是文艺作品,炫富只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即使是郭美美数年前的那种炫富也只是少数人的生活,离大众还是很遥远的。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社交平台渗透进大众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分享自己的日常,这些人中不乏我们所说的“有钱人”,其形象也通过互联网而愈加真实清晰。

其实中国文化中崇尚“节俭为美德”和“财不外露”,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整个社会都在为经济增长做贡献,于是人们开始觉得赚的钱越多,人就越成功。然而真正能成为富豪的人依旧寥寥,于是在社会高速转动的浮躁之风的催动下,“平民化”的炫富风潮席卷而来。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买不起豪车豪宅,就晒晒奢侈品、大牌口红、高档餐厅都无可厚非。短视频火爆之后,炫富的方式就更加生动直观,更能吸引眼球和刺激用户。每次看到这类视频,即使讨厌也忍不住会点开,因为可以从中寻找到一种“代入感”,即使自己没有条件炫富,也可以通过视频幻想一下有钱人的生活,那种感觉能让人缓解压力暂时逃避现实,还是挺不错的。

对于发布视频者而言,虚荣心自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炫富到底是在炫耀什么?我们花钱好像只是给别人看的,那些奢侈品于我们而言真的有用吗?去一次高档餐厅又要攒多久的钱呢?然而那一瞬间虚荣的极大满足,似乎可以让我们忘记现实中为了生活的奔波和挣扎。

为了进一步满足虚荣心,炫富短视频的背后甚至衍生出了“产业链”:十几元钱就能买到上千个以豪车为内容的短视频,以美食、豪宅、成堆的现金为内容的炫富视频也都有出售。看了短视频,你以为你的朋友发达了,或是你的手机对面是一个“钻石王老五”,可这些视频很可能是对方从哪个店铺中花20块钱批量购买的。

短视频炫富成风:谁在从中牟利,谁在推波助澜?-最极客

这类视频的卖家一般会在网络中搜索素材,通过PR、AE等软件进行处理制成短视频;或是直接盗取其他用户的短视频,通过软件处理水印制成新的视频;还有一种是在这两种的基础上做更高级的技术处理,变成不可复制的“独家”视频,这种视频的价格要高于前两种的价格。

这样的店铺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富豪”、“短视频”等关键词之后比比皆是。购买这些炫富短视频的人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纯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朋友圈炫耀一下;也有的人是为了包装自己,向合作对象展现自己的“经济实力”,以期拿到更好的项目;更有甚者希望以此成为社交平台上的“大V”,或是做一些不法之事,如PUA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平台的兴起,“网络人设”也成为许多人注重的点,毕竟现在网络平台账号都可以作为数字遗产传下去了,所以通过一些小手段树立一个好形象也可以理解。但是购买这种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虚假的炫富短视频绝非正道,如此树立起来的“人设”终将崩塌。

当然,炫富短视频能如此火爆,除了用户的心理需求之外,也离不开平台的推波助澜和资本的力量。一定程度上,炫富短视频有利于激发社交平台中用户的活力,吸引更多流量。可一旦超越某个界限,炫富短视频就极有可能会对互联网以及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用户跟风、平台默许,炫富短视频是把双刃剑

自从移动互联网普及,短视频也从开始的UGC愈加专业化,从早期的用户上传到出现专门制作短视频的机构,再到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APP迅速崛起,最后甚至连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也争相加入短视频元素。毫无疑问,短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中多个领域的平台以及内容创业者都颇为重视的传播方式之一。

短视频炫富成风:谁在从中牟利,谁在推波助澜?-最极客

近几年,包括腾讯、阿里、今日头条、微博在内的企业和平台,都将短视频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希望以此提升平台用户的留存率、活跃度和浏览时长。为了抢夺这块“高地”,不惜重金投入,如腾讯和今日头条拿出10亿元补贴原创和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百度拿出100亿给短视频生产者,阿里用20亿扶持短视频内容创作。

不论是对平台还是创作者,短视频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其创作成本和门槛都不高,更没有天价的版权费用,从理论上讲只要内容质量够高,回报率就非常可观。加上网络越来越方便,WIFI无处不在,5G时代也将到来,短视频已然成为移动互联网中极具分量的内容形态,在社交平台中大有替代图文内容之势。

由于短视频的种种优势对用户形成的巨大吸引力而被形容为“有毒”。如果说短视频是一种“精神毒药”,那么炫富类型的短视频的“药效”大概还要更强一些。当然,这种强效的吸引力对平台用户活跃度的提升是有益的,而活跃度提升流量增加能给创作者和平台带去实际的利润。这也是创作者热衷于出产此类内容以及平台允许这种内容存在的重要原因。

短视频炫富成风:谁在从中牟利,谁在推波助澜?-最极客

然而炫富短视频过于火爆的后果就是催生了批量售卖视频的产业链,严重影响用户的三观,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例如在2019年年末,广东河源警方抓获了一个假扮富婆的诈骗团伙。这个团伙利用炫富视频在网络上将自己包装成“白富美”,诱骗受害人投资。还有一些PUA“培训机构”会教学员利用炫富视频骗取受害者的信任继而实施犯罪。

虚假的炫富短视频成为风潮并形成产业链,对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而且对社会的诚信观念也有所损害,尤其对未成年人影响更甚。现在已经出现了未成年人模仿炫富短视频,而这种简单加工就可能产生暴利的造假也会让年轻人觉得不劳而获非常容易。此外这种低成本的造假风气蔓延开来,对互联网中内容创作的质量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短视频炫富成风:谁在从中牟利,谁在推波助澜?-最极客

炫富短视频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如果可以善加利用,不失为激发用户活力的好方法。但现在的情况是,炫富短视频本身可能都是虚假的,更谈不上内容创作了。让用户为之痴迷的炫富短视频背后,或许只是急切渴望金钱的普通人,也可能是诱人上钩的不法分子。没有认真创作内容的初心,又添了一些不纯粹的目的,短视频也就失去了意义,甚至成了互联网中有害的因素。

炫富短视频之所以能够走红,引发普通用户效仿,与平台的默许有一定关系。不过对于炫富短视频,创作者应该更加认真,平台也该控制好“默许”的程度。因为炫富短视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让平台提升用户活跃度,给用户带去娱乐化的体验,另一方面,批量定制的炫富短视频以及大规模的贩卖可能会有损平台形象,还可能会给整个短视频领域乃至互联网行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