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滴滴正式上线对公众开放的自动驾驶网约车功能。用户可在滴滴App中进行线上预约,审核通过之后即可在上海自动驾驶测试路段进行免费试乘体验。
滴滴此次的动作引起了不少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自动驾驶技术自带关注度,另一方面是因为此次滴滴与央视新闻合作,由著名主持人朱广权带队体验了这一功能。
若是单从技术层面来讲,滴滴绝不是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百度和高德在这方面早有动作,并且都先于滴滴推出了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去年9月,百度在长沙正式开启了对Robotaxi 的试运营,采用中国首批前装量产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应用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迭代的最新成果,为大众展示了何为“智能交通”。高德打车则在今年4月下旬宣布接入AutoX自动驾驶车辆,在上海启动自动驾驶网约车体验招募活动。AutoX称在过去几年间,其自动驾驶系统已在全球12个城市进行了压力测试,保持了零事故率的纪录。
其实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平台搞自动驾驶测试开放的“套路”相差无几,而滴滴是其中最会做营销的。联合了央视新闻很容易让受众范围更广,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企业行为的位置,另外与百度和高德等平台相比,滴滴在消费者中的名气更大,属国民级应用,声势自然也就更大。
不得不说在运营方面滴滴做得很好,这或许也得益于其从前积累的经验。在央视新闻的直播中滴滴展示了控制中心,数据可视化的水平较高,无论是整体交通大数据分析界面,还是自动驾驶车队的管控界面,信息量都很全,对于车路协同等概念的讲解也很详细,并且对安全员培训进行了介绍。
这对于对自动驾驶有所耳闻但又不甚了解的大众而言是一次很好的科普。虽然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但是想要扩大影响力乃至真正普及,还真就离不开有效的营销与宣传。
“国民级应用”滴滴进行的这波营销能够激发人们对自动驾驶的兴趣,并进一步打消大众对自动驾驶的距离感和不信任感,滴滴日常积累的品牌影响力有利于拉近技术与消费者的距离,让自动驾驶技术更接地气,从应用场景来看也能给人以更多想象空间,因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更大。
滴滴CEO程维表示,自动驾驶能给网约车司机创造新的职业和岗位,包括自动驾驶安全员、数据标注员等。但是这也恰恰说明自动驾驶技术还没达到理想中的状态。说是自动驾驶,但车里坐着安全驾驶员和安全引导员等,当然这些配置在现阶段都是必要的,安全驾驶员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接管车辆,安全引导员则与用户沟通,帮助用户更快地熟悉自动驾驶。
此外在体验过程中也显现出启动慢、遇到一些障碍无法识别、安全驾驶员双手不能离方向盘太远等状况,而大众心中的自动驾驶,应该是完全不用担心任何路况,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在车上做任何日常的事情,现在看来显然还远远达不到那种程度。
另外,想让无人驾驶技术落地还要考虑到法律法规。谷歌从2009年就成立了自动驾驶团队,2018年推出了首个商用无人驾驶打车服务Waymo One。但严格来讲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谷歌无人车也出过一些事故,所以不论是技术还是法律方面都有待进步。
而从滴滴的角度来看,它们对自动驾驶的规划也是长期的。路透社报道滴滴一位高管表示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通过其平台运营超过100万辆的Robotaxi,这也恰好说明滴滴无人驾驶落地的目标不会在短期实现。
不管怎么说,滴滴此次关于Robotaxi的“营销”相当成功,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意味着自动驾驶离真正的落地应用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