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影响下,很多事情被忽略,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ofo押金事件似乎也随之被人们“遗忘”。现在疫情稳定下来了,ofo却“失联”了。

ofo完全“失联”,“迷惑行为”应让共享单车行业引以为戒-最极客

不少用户拨打ofo官网客服电话却发现无法接通,APP上的客服机器人只会回应“请您耐心等待”。有的用户发现自己前面的退款队伍排着1000多万人,还有的用户发现按照ofo的退款处理速度计算,等排到自己还要500多年。

虽然听上去荒谬可这却是事实。除了用户,追讨货款的供应商也排着长队,货运、零件、自行车、广告等领域的公司陆续向法院对ofo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

然而ofo官网上的办公地点已人去楼空,周围的公司甚至根本不知道ofo曾经在这里办过公,法院现在也同样找不到负责人。在供应商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中,未履行金额就已超过5.09亿元,更何况还有1500多万人等着ofo退押金,就算按最低的99元押金计算,ofo押金这项债务就已将近15万元。

然而ofo现在真的是没钱了。截至7月25日,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已高达40次,收到限制高消费令247次。

曾几何时,ofo是共享单车行业中炙手可热的宠儿,北大毕业的戴威在资本的推助下,乘着共享经济的风口,一路顺风顺水,在全国多个城市甚至海外铺设了小黄车。然而就像所有发展过快的行业一样,热度掩盖了问题,这些问题在后期迅速暴露。

ofo完全“失联”,“迷惑行为”应让共享单车行业引以为戒-最极客

但比起共享单车暴露的问题,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ofo那些“令人迷惑”的操作。

在ofo资金链断裂之后,戴威一开始还信誓旦旦地保证会努力退回用户押金与供应商货款,博得了一些同情。然而面对窘境,ofo选择了一条“神奇”的道路:去年ofo上线折扣商城,没退的押金可以在商城里买东西享受优惠,然而这里面是有“坑”的,用户只有购买一定价格的商品后才可提现,比如想要拿回99元押金,那么按照ofo商城的规则至少先要花费千元以上去购买商品。

ofo完全“失联”,“迷惑行为”应让共享单车行业引以为戒-最极客

许多还没搞清规则的用户选择将押金转为余额,彻底失去了退回押金的机会,另外还有网友表示自己根本什么都没做,APP自动更新就将押金转为返现余额。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强盗条款,用户拿回自己的押金天经地义,为什么还非要在商城里买东西,况且ofo商城里的东西与其他电商平台相比并没优惠多少,甚至返现的金额还不如官方店给的多。

其实早在2018年ofo就已经开始了这类操作,尝试卖广告、虚拟货币、P2P、电商、公众号接广告,甚至还尝试过名为“吃乎”的外卖保鲜柜。

一家共享单车公司野心倒是不小,不过这些尝试中最后还算是成功的只有小鹿有货,也是购物返现退押金。当时ofo用户基数不小,靠着这个居然还实现了盈利,但遭到用户的疯狂吐槽。而后来的购物返现也与2018年的操作如出一辙,只不过吃一堑长一智,用户再也不愿为ofo的“垂死挣扎”买单,相比之下大家宁可排队等着退押金也不再当韭菜被割。

如果这就是戴威“真诚态度”之下的操作,那么他对“真诚”应该是有什么误解。就算是要想办法赚钱还债,也该凭自己的本事开动脑筋,或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罗永浩那样搞直播还债也是个办法,可像ofo这样的迷惑操作在整个商界恐怕也是独一份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行为可能也意味着ofo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以前负责人还能出来做做表面功夫,可现在完全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发现割韭菜不管用就玩消失,这种行为比“下周回国”的贾跃亭还要可恶。

ofo完全“失联”,“迷惑行为”应让共享单车行业引以为戒-最极客

虽然ofo已经彻底无法翻身,但共享单车行业依然还有企业在活跃,可如若不能将ofo的错误作为前车之鉴,那么就有重蹈ofo覆辙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