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新赌局:共享单车能否成为下一个滴滴?-最极客
资本总是周期性地扎堆儿涌入某个领域,过去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以摩拜、ofo为代表的单车租赁公司融资金额加起来超过了10亿元,资本对“共享单车”这一新型商业模式的热情可见一斑。然而鉴于该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盈利模式的不确定性,资本的狂热又显得盲目和孤注一掷。
“共享单车”不是新事物
严格意义上的“共享模式”是基于对社会闲置资源再次调动和分配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商业模式,所谓“共享单车”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共享,单车的所有权是唯一的,它属于租赁公司所有而非社会闲置资源,共享单车的本质是一种新型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只不过借助移动互联网这一工具实现了租赁流程的无人化、自助化。
自行车租赁服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的确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城市将公共自行车作为一项城市基础交通设施推行。我国是自行车大国,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公共自行车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杭州、太原和上海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四位。然而,这些公共设施并未得以充分使用,市场需求也并未得到满足。
问题在于,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租赁过程往往较为繁琐,需要到专门的办卡点签订书面合约并缴纳押金,个别城市甚至对租赁者还有户籍限制,导致许多有租赁意愿的市民望而却步。这种局面恰恰给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自行车租赁公司提供了机会。“共享单车”之所以受到欢迎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使得租赁过程更加便捷,去除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同时得益于移动支付的普及,缴纳押金和支付租赁费用的方式也更加方便。
从潜在的用户规模和租赁模式上看,共享单车的确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却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公共交通服务模式。我想这就是资本所看重的部分。
资本热捧,是好是坏?
滴滴被视为共享模式的典型,从进入市场到不同平台间的价格战,再到滴滴与快的乃至优步中国的合并,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资本这双无形大手的助推。现在,资本又将手伸向共享单车领域,多少带有一些寻找“下一个滴滴”的情节。
大量资本的注入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是件好事,但同时也容易将行业引入歧途。在网约车市场的竞争中,不同平台为了抢夺用户圈占市场,大量的资本被消耗在价格战上,服务质量和安全系数反而未有所提升,甚至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乱象。共享单车如今所面临的正是网约车进入市场初期时所面临的问题。
事实上,共享单车这一模式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与网约车平台一样,资本再次被用于规模扩张而非配套设施建设和用户体验的优化中。自行车被随意停放甚至被私藏导致用户找不到车已是普遍现象,但平台并没有自建固定停车桩的打算。同时,车身较重、座椅高度不可调节等问题也被众多用户吐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问题的关键在于,接受资本注入一定程度上就等于被资本所绑架。而资本所看重的是平台的市场规模和用户数据,在这种来自资本的压力下,平台很难保证用户体验。看似热钱涌动的共享单车市场也存在着许多隐忧。
 资本投入能否有所回报?
到目前为止,全球没有一个城市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实现盈利。台北的YouBike称得上是运营最好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公司,其会员数高达600万但依然面临盈利难题,甚至一度因为耗尽来自政府部门的1亿5000万补助金而被批为劳民伤财。纽约的公共自行车依靠花旗银行的赞助,每年仍然亏损数百万美元。
美国旧金山一家共享自行车公司曾尝试以提高租赁价格方式实现盈利,结果由于价格缺乏吸引力而导致自行车无人问津。看起来通过租赁服务本身获得盈利难上加难,同时公司在自行车本身的成本之外,还要将大笔资金和人力用于自行车的维护以及车辆的调度工作,这都是不小的开支。那么,对于资本方来讲这就注定是一场亏本的买卖吗?也并不见得。
只要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就自然而然衍生出某种商业模式,这是互联网领域屡试不爽的法则。公共自行车或许从租赁本身上获得盈利遥遥无期,但如果形成一定规模便具备了相应的媒体属性和广告效应,来自车身广告的收入是盈利渠道之一。如果租赁公司后期修建停车桩,也可以作为广告载体。另外随着用户流量的增加,APP内置广告也是一个盈利渠道。
此外,用户在骑行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也为后期盈利带来了想象空间。相比流量,数据的价值更大,基于大数据分析所能够延伸出的增值服务也更加丰富。用户使用自行车的过程就是创造数据的过程,所谓共享单车并非一个单纯的自行车租赁公司,同时也是一家媒体公司、数据公司。资本市场短期可能会被“共享”的概念所吸引,但从深层次看应该是被其蕴藏着的可能性所吸引。
对于资本方而言,不确定性有时候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滴滴在发展初期也同样充满不确定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共享单车之于资本市场是一场新的赌局。
注:文章刊载于《计算机应用文摘》12月上期,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