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的《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落下帷幕,北斗导航第二代应用卫星的总工程师孙家栋名列其中。无独有偶,“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的研发团队于上月9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这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首次获得这一奖项,也是目前中国官方给予科学研究的最高荣誉。这一消息引发了投资界以及诸多企业的兴奋情绪,经过多年的发展,北斗的进步显而易见,也预示着中国的导航产业即将“破蛹而出”的态势。
北斗的进步对于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规划有重大意义,而逐渐向民用方向开放的趋势以及这一趋势带来的巨大商机,使得以往鲜少人问津的导航产业逐渐备受瞩目。国家政策的关注以及资本力量的进入,将会使中国导航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一、GPS当道安全隐患严重,“大国重器”需自主创新
一直以来,国内所熟悉的导航系统都是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隶属美国空军,本质是一种纳秒级别的授时系统,只需获知精确时间便可得出位置与空间同步等多种信息。
GPS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精度。在军事方面,飞机、坦克、单兵、精确制导及战场指挥系统,没有一个可以离开GPS。在民事方面,国家电网、股票交易时间精确同步、手机导航、自然灾害研究等方面也都需依靠GPS。可以说,GPS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能会产生一种疑惑:既已有GPS,为何还要开发北斗?这需要先从北斗开发的背景说起。
1993年7月23日,美国以获得情报为由,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向伊朗运输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并威胁要对中国进行制裁。当时为迫使“银河号”停航,美国关闭了“银河号”所在海区的GPS导航服务。失去了指引的货轮立即不知所措,只得屈从于美方的胁迫。事后证明,此指控纯属无中生有,“银河号”被迫中止正常航运长达33天,此为震惊世界的“银河号事件”。
1996年,时任台湾领导人李登辉抛出“两国阴谋论”,解放军向台湾附近的东海海域发射三枚导弹以示警告。然而只有第一枚命中目标,第二枚和第三枚由于美国GPS信号突然中断,致使导弹偏离原定的落点范围,未达到威慑效果。
究其根本,GPS是由美国军方控制,凡事自然以美国利益为重。美国曾经为了应对苏联的同类系统GLONASS,对GPS中所有的民用信号进行了干扰。也曾在印巴Kargil战争期间关闭了战区所有的GPS服务,导致印度作战系统严重瘫痪,造成巨额损失。印度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直接舍弃GPS,开发了一套自己的区域导航系统,尽管精度不及GPS,但这说明印度认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苏联研发GLONASS时,中苏两国的关系已有裂痕,因此并未参与。在欧盟研发Galileo之时,中国投入了两个亿,后来发现欧洲人不仅效率低,还对中国隐瞒核心技术。而依靠美国的GPS,虽然效果很好,但巨大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由此,中国认识到了大国重器需自主创新的道理,开始在导航卫星领域实行“三步走”战略:从1992年的“北斗一号”,到2004年立项的“北斗二号”,再到筹划中的“北斗三号”,它们承担了中国导航系统服务全球的责任。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北斗的“三步走”战略正式完成了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跨越,北斗产业迎来了政策密集发布期和卫星密集发射窗口期。
与GPS相比,北斗最大的优势便是“安全”。在军事与公用领域,出于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中国的军方与官方从未统一装备过任何与GPS有关的产品。而在民用领域,由于美国曾有在GPS中做手脚的“前科”,使得民用市场对其信心大大降低。而北斗系统则是由中国自主研发,能够保证这些方面的安全性。
此外,北斗使用了三频信号、无源定位、原创的短报文通信服务等功能,这些都是北斗领先于GPS的优点。尽管GPS进入市场时间较早,几乎已经形成垄断局面,但随着北斗在技术方面的不断提升,其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所带来的意义已逐步得以显现。
从这张图表以及官方频频给予北斗行业的荣誉可以感受到国家对导航系统的重视程度。这些信息也敏锐地为不少投资人和企业家所捕捉,加之北斗逐渐向民用开放的趋势,或许将促使北斗完成从“白银时代”向“黄金时代”的转变。
二、北斗民用趋势引重视,应用领域广潜藏巨大利益
GPS进入中国的这些年,赚取了巨大的利润。而随着北斗系统逐渐向民用领域开放,其中潜藏的巨大商机也得以显现。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显示,中国的卫星导航产业到2020年规模将超出4000亿元。
在民用方向,北斗系统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例如时下最为火爆的物联网。物联网是工业4.0的基础,而位置信息又是物联网的基础。北斗作为基础传感器将无处不在,蕴藏无限商机。
再如汽车导航和一直备受关注的无人驾驶。在中国,消费人群和行业用户数量庞大,使中国的导航定位市场巨大。北斗系统想要赢得主动权,必须占领市场。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解决与GPS的关系成为要素。值得注意的是,北斗并没有采取“你死我活”的斗争策略,而是采取了“有你有我”的兼容策略。
据2016年6月发布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显示,中国已有30%的智能手机应用了兼容北斗系统的芯片。业内普遍认为,兼容能够提高定位精度,也可避免因搜不到某系统的卫星而导致的失灵状况。
北斗开放实验室办公室主任明德祥表示:“北斗企业需要考虑的并不是谁替代掉谁的问题,而是要让中国的消费者感受到,有了北斗系统后,他们获得的消费体验变得更好。”
此外,北斗还将在精耕农业、道路精密测量、机器人室外定位、可穿戴设备、户外探险、灾害预警、铁路系统定位、电力系统授时等诸多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其中所蕴含的潜力与商机不言自明。
广州祺智通信董事总经理焦明辉于2009年进入北斗领域。他表示,北斗行业近年来已由无人问津发展到了炙手可热的阶段。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变化,是由于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企业看到了国家力量主导的导航产业中所蕴含的商机。
稻谷资本已投资了北斗项目若干。其负责人透露,目前北斗导航核心技术已实现自主可控,相关基础硬件成本已与GPS持平,北斗导航产业条件已然成熟。
在“万物智联”的时代背景下,北斗系统将成为物联网、智慧城市的重要入口,应用前景广阔,行业将迎来向上爆发的拐点。这意味着,“北斗二号”将由实现亚太覆盖的“白银时代”迎来进击民用领域的“黄金时代”。
有人说,卫星导航的应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从中可以感受到导航产业广泛的应用领域及蕴含的巨大商机。未来,随着技术与时代的发展,北斗可能会与核电、高铁一样,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