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智惠:传统银行电商化转型的“服务者”-最极客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一项数据显示,传统银行业的资产增速在过去五年中呈现出逐年下滑趋势。原因一方面来自经济持续下行的宏观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在具体的业务层面上,大量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类业务,如支付、信贷、理财等,对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造成巨大冲击。而由腾讯、阿里互联网巨头牵头成立的互联网银行进一步挤压了传统银行的生存空间。

综合因素交织之下,传统银行向以电商为基础架构的互联网模式转型已然迫在眉睫。近日民生电商旗下民商智惠与南京银行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前者将为后者提供一体化的电商服务支持,为传统银行业务的电商化转型提供了一个样板。

传统银行向电商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

传统银行的式微原因并不出在业务本身,无论从专业度、资质还是资金储备上来讲,相比互联网金融机构都更具优势,但在服务模式上却因为缺乏数字化转型能力导致服务体验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相去甚远。简言之,产品形态决定了服务模式,服务模式又决定了用户体验。过去金融业拼得是产品和服务,而现在面对互联网企业拼得却是服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以电商为基本架构,将信贷、理财等业务高度产品化,办理业务变成了购买产品,而且所有的业务办理流程都可在线上完成。相比之下,传统银行严重依赖线下渠道,高成本、低效率的信用中介服务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用户需求。所以传统银行业如果不加快服务模式转型,用户的大量流失是显而易见的。

正如民商智惠执行董事梁笛所言:“对场景、用户粘度、数据的需求,压迫传统金融机构不得不去跨界做电商。”准确地说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向电商化转型并不能称其为“跨界”,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并不是对立的两方,相反互联网是银行业等传统行业用以转变和优化服务模式的工具。银行向电商化转型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电商场景的快速搭建是转型关键一环

缺乏电商化的资源和能力是摆在传统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但以目前的金融市场形势已经不允许传统金融机构花费过多时间通过内部孵化的方式来完成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的转型,寻求外部成熟的电商服务支持,快速搭建电商场景成为最合理的出路。

与南京银行达成合作协议的民商智惠不是一家典型意义上的电商公司,民生电商董事长兼CEO吴江涛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将民生电商定义为“服务者”,而民商智惠作为民生电商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也一直以做好“服务者”来定位其自身业务服务,旨在为区域性金融机构提供一种轻量化的电商模式选择,帮助银行快速搭建适合银行业务特点和服务模式的电商场景。凭借对接简单、运营简单、界面简单的三大产品优势,促进银行卡支付、信用卡、理财等核心金融业务的发展。

银行电商场景的搭建有其特殊性,不能通过对传统电商平台模式的简单照搬来实现,必须在与金融机构的不断磨合中形成切合金融机构现实需求的电商服务。在场景搭建过程中,银行方面无需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即可实现电商场景的搭建,对于南京银行这样的中小型区域银行来说,与民商智惠的合作显然是明智的。

电商场景的搭建无疑是统金融机构向电商化转型的重要一环,这个能力短板需要民商智惠这样的“服务者”来补齐。在电商场景搭建完成之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阵痛或许将得以缓解。

区域银行联盟化或缓解传统银行阵痛

互联网巨头在金融市场的跑马圈地难免会让传统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以及地域性较强的区域银行感到阵阵寒意。这种情况下,多个银行以结成联盟的方式抱团取暖成了一种“新常态”。而抱团的目的主要是形成多方资源的互利共享。

像已经与民商智惠达成合作的民生银行、紫金农商银行、北京银行,基于共同的电商化转型需求和相同的处境,存在结成平台联盟的基础条件。通过联盟实现业务资源的共享和金融服务跨地域的延伸,同时也可以民商智惠为枢纽实现后台资源和电商场景搭建能力的共享。对于规模较小、业务单一、抵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银行来说,未来,这将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抱团取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