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不再必须通过邀请制才能使用了。近日音频社交应用Clubhouse的联合创始人Paul Davison与Rohan Seth宣布,该款应用将不再只限邀请才能加入,而是向所有人开放。
Clubhouse此举意在吸引更多用户加入。截至目前,还有1000万左右的用户在等待加入Clubhouse的名单上,都是被邀请制限制而不能加入。不过在权限开放之后,任何人都可以关注Clubhouse链接、加入创作者社区或参加任何公共活动,这些用户也不必再等了。
邀请制并非发端于互联网,而是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例如聚会、加入社群、申请银行卡等等。鉴于邀请制自身就带有社交属性,所以到了互联网时代,与线上社交也就有着天然的契合点。
这种方式在互联网的社交应用中多次取得成功。例如微软在2005年推出的社交应用“Wallop”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使当时微软的这款软件迅速拥有了一定的声量。此外,微博近年着重推进的“绿洲”,最初使用的也是邀请制。邀请制还能在社交软件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一种持续的动力,例如2006年,Facebook通过邮件使用邀请制之后,用户直接破亿。
由此可见邀请制的确魅力十足。Clubhouse表示,邀请制度始终是其早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通过增加一波又一波的用户,如今已经能够以成熟的方式发展Clubhouse。或许是基于这个原因,加之行业竞争激烈,邀请制已经不能满足Clubhouse增加用户的需求,故而不再限制。
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Clubhouse的火爆其实并不完全依赖于邀请制。当时Clubhouse的迅速崛起是因为疫情的推动,加之诸多著名人士背书。如果说一款应用什么都没有,只靠邀请制,那也只是空中楼阁,撑不了太长时间。
而从Clubhouse的内容来看,其最初的定位在沙龙、讲座分享方面,而邀请制与这些场景正好搭配,又有行业精英、互联网巨头吸引用户,综合多方面因素,Clubhouse得以迅速火爆。
不过后来Clubhouse的玩法愈发多元化,所以仅靠之前的模式已经无法继续,吸引观众围观名人也非长久之计。因此丰富内容才是根本,需要一种新的产品形态才能稳固基础。
另外,许多用户对邀请制也极为不满。尽管邀请制提高了门槛,制造了热度,然而由此产生的“高贵”的感觉让许多人反感,调侃Clubhouse是“上流人”使用的软件。此外,Clubhouse的邀请制在使用过程中也非常让人抓狂,不仅邀请码短缺,而且“地区号+电话号码”出错,即使有邀请码也会作废。
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Clubhouse都有足够的理由放弃邀请制。毕竟邀请制该发挥的作用都发挥殆尽了,再留着也是累赘。Clubhouse正在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新的产品形态。不拘泥于邀请制,反而有利于Clubhouse拓展盈利空间,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商业化的道路应该也会更为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