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视频第一股”快手股价止不住地下跌。上周港股集体下跌,其中快手的跌幅尤为突出。7月26日首次跌破发行价,到7月30日收盘,总市值已经从1.738万亿港元的最高点一路跌至4580亿港元,蒸发了近1.28万亿港元。
快手在今年2月登陆港交所之初,发行价115港元,散户部分超额认购1204倍,行情火爆异常。
资本市场对快手的信心来源于其近两年的优异表现,2018年~2020年,快手用户增速迅猛,春节期间又斥21亿元巨资为春晚助力,无疑又吸引了大批用户,当时快手的日活数据达到了与抖音无限接近的5亿。
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短视频在近两年成为了风口,投资者自然是趋之若鹜。而快手作为头部队伍中颇具代表性的平台,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资本的宠儿,引得各方争相追捧。
然而行业过热加之资本推波助澜,使得短视频行业的泡沫日益严重。既然是泡沫,就总有破碎之日,而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显现。
今年5月,快手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快手营收环比下滑5.97%,月活跃用户数量增长仅为9%。资本市场据此推断,快手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在3亿左右。现在的状况是,快手的日活跃用户量最近停在2.95亿徘徊不前,而抖音这一数据已接近6亿,即使是后来入局的微信视频号,其日活跃用户量也已经有4.5亿。
可见不管是和以前的自己相比,还是和现在的对手相比,快手都显现出疲态,与资本市场此前对快手的高期待并不相符。
此外,快手自身的商业化结构也不是非常合理。
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增速放缓,今年第一季度,快手的广告收入为85.6亿元,同比增长161%,但与上季度170%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缓,更不及市场预期的180%;
直播方面,今年第一季度快手的直播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9.5%,主要是因为直播领域已经过气;
而快手的电商业务也面临困境。快手的头部主播辛巴在最火爆之时给快手电商贡献的收入占快手电商总体的25%,然而头部主播过热对平台不是好事,后来辛巴覆灭,快手电商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快手有直播打赏、线上营销、直播电商三大板块,但是目前都显出疲态,快手至今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能赚到钱的业务模式。虽说亏损是互联网公司的常态,可以通过融资加以缓解。但快手的业务缺乏明晰的盈利模式,这一点会使许多资本机构望而却步。
从市场整体状况来看,快手的对手实力都比较强悍。既有抖音这样的老对手,也有微信视频号这种后起之秀。如此一来用户和市场的注意力就更被分散开来,快手无论是想引流还是募资,都会变得更加困难。
由此看来,快手需要在一些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才有可能挽回当前的颓势。倘若快手执意按照老套路走下去,那么越到后期,可能越会面临更多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