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已然成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近年来,各种品牌的智能机高度趋于同质化,而在创新方面却似乎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许多手机厂商也意识到了同质化可能显现出的一些问题,因此也致力于功能方面的创新。像指纹识别、双摄像头和移动支付等功能逐渐从概念变为现实,并逐步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根据这一趋势,我们可以期待的是,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黑科技”能够在智能手机上得以实现,并且在已经上市或即将发布的智能手机上显现出了一些端倪。
折叠屏
以折叠屏作为下一代智能手机的标配,已然成为了业内公司的共识。
最近比较受关注的是三星的折叠屏手机Galaxy X。据有关消息称,这款手机可能会在9月份的IFA 2017国际消费电子展中正式登场。
根据韩媒的报道和公布的专利图显示,这款手机将采用铰链旋转的方式,完成对手机屏幕的折叠,甚至能够展开作为7英寸的平板电脑使用。
与此同时,三星在韩国本土的对手LG也在积极布局折叠屏幕手机。在2015年7月和2016年4月,LG分别投资了1.05万亿和4500亿韩元用以建设下一代OLED生产线。
此前,LG曾推出过G Flex系列机。
尽管搭上了曲面这一概念,但销量却不尽如人意。三星虽然也在深耕折叠屏市场,但目前面世的只是展会中的概念品,还未出现真正实现量产的产品。
除了三星和LG之外,苹果、华为、联想、小米甚至诺基亚,都曾传出可折叠屏幕或柔性屏的设计理念。IDC中国区助理副总裁王吉平曾在年初的《消费升级驱动智慧终端市场转型》分析记者会上预测,今年至少会有两家国内厂商推出折叠屏手机。
由此可以看出,手机屏幕是智能机行业创新驱动的重要环节,极可能成为影响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所以有实力的厂商都不想错过,纷纷进入和深耕这一市场。
屏下指纹识别
与折叠屏相比,这个技术离我们似乎更近一些。在一个月之前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高通曾联合vivo展现了屏下指纹识别技术。这一技术能使手机屏占比更大,使用户视野更加开阔。
不过,高通的屏下识别技术也尚未量产,最有希望应用这一技术的似乎就是备受瞩目的iPhone 8了。不过,最近有分析师预测了iPhone 8可能会缺失的几项配置,其中就有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因此这项技术是否能够在iPhone 8上实现又成了未知数。
但确定的是,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发展趋势。目前除了高通之外,LG和Synaptics也在开发相关解决方案。
光学变焦相机
与其他“黑科技”相比,这一技术可能会最先进入应用阶段。去年的iPhone 7 Plus和华为P9等一系列机型让双摄像头成了旗舰机标配。
iPhone 7 Plus搭载了全新A10四核处理器,配备了3GB内存,并采用“一机两镜”的设计,能够实现2倍光学变焦。
华为P9内置徕卡认证的后置1200万双摄像头,其双摄方案更注重画质。此外,华为与徕卡在镜头模组、相机算法、图像处理、界面设计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
不过,越来越挑剔的用户已经不满足于iPhone 7 Plus的2倍光学变焦。而在大变焦技术方面,国产厂商的动作更快。此前,OPPO就展示过自家的5倍变焦功能,华为的麒麟960也支持4倍变焦。另外,三星下半年旗舰Note 8可能会换成双摄并支持3倍光学变焦功能。
AR(增强现实)
让大众通过手机了解AR的是《Pokemon Go》,虽然这项技术并未像VR那样在业内引起激烈的反应,但苹果可能会成为推动AR走向主流的动力。
在上月初的WWDC展会中,苹果展示了自家的AR技术。而且苹果与宜家家居的合作将在9月正式面世,到时用户可通过手机中的AR技术足不出户就能进行家具的摆放,从而挑选到合适的家具。
自适应显示屏
从VR或AR的角度来说,如果想让它们成为市场主流,可变刷新率的自适应屏幕是必要的。一旦实现了这项技术,手机GPU的输出就能与屏幕刷新率相匹配,画面掉帧的问题就不会再出现,VR或AR的体验将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这一技术也能让手机动画变得更加流畅,UI中的各项元素反应更为迅速,不论是玩游戏还是看视频都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在电池容量偏低时,可变刷新率的设置能起到省电的作用。
目前这些初现端倪的“黑科技”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又并非遥不可及。相信在未来,智能手机会因这些先进技术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带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并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