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又到了十一长假,也到了电影集中上映的时候。鉴于人的注意广度有限,面对即将袭来的一大批电影,不可能全面顾及,总要从中择优而观。而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下,许多人的选择是通过评分网站的结果决定是否看电影以及看哪部电影,而且这种决断是带有普遍性特点的。
近年来,豆瓣、烂番茄(Rotten Tomatoes)、Metacritics等电影评分网站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对于影视作品的决断,甚至会对票房产生导向性作用。评分网站也由此引发了一些影视公司、影视行业及有关部门的不满。
在大众媒介中,任何一种观点都有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与传播的可能,在互联网环境中更是如此。那么,这些影评网站对电影的评论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呢?不同的评分网站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可以吸引大批用户?而且话说回来,这些评分网站真的要“背锅”承担电影票房减少的责任吗?
一、电影评分网站大受欢迎,不同网站各有特色
放眼国内的电影评分网站,认可度最高的应该就是豆瓣了。对于笔者而言,每有新片上映,或是平日找电影时,都要去豆瓣看评分与评论,而许多人也是如此。长此以往,网友们根据豆瓣给影片的不同选项打分的比率、影片的类型等数据总结出了选片规律,豆瓣在电影评分方面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打分机制来看,豆瓣的机制是算术平均制,这种机制造成的最明显后果就是水军会影响到电影评分。不过具体而言,电影分数还是要与评分人数相结合。一般来说,两部电影在评分相同的情况下,打分人数多的更好看。
这是由于电影在传播过程中,越早传播到观众层面,就越与该电影的目标受众契合。比如,一部电影在早期,吸引到的是喜欢其风格的人,如果该电影确实可圈可点,那么评分就不会低,并且进一步传播出去。这时会吸引到对此电影类型不感兴趣但抱着好奇心的人来看,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评分降低。
另外,观众对于冷门的优质电影可能会因抱有“正义感”而多加照拂,对热门电影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同是高分电影,其中一个相对热门,我们看了之后可能觉得“还不错”。但对于分数相同或近似的冷门电影,观众就会有种“挖到宝”的感觉,就下意识地打高分想要推荐给更多的人。
相比于豆瓣的机制,美国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Rotten Tomatoes)”的评分机制则显得更为规范。
烂番茄的机制是以专业评价为主,大众评价为辅,评分逻辑两极化。在烂番茄上评分是有一定门槛的,要在烂番茄上取得影评人资格,先要投简历说明自己的影评能力,并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累积,在取得资格后也会受到专业编辑的监督。
从电影质量层面来看,烂番茄的分数体现的是专业影评人士与网民喜欢该电影的比率。如果一部电影得到高分,代表人们有极大可能喜欢该电影,而并不能说明其经典程度。因此,那种比较小众的影片即使是佳作,可能也很难在烂番茄上有很高的新鲜度。
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互联网电影资料库)是关于电影、演员、电视制作的在线数据库。其评价定位为大众评价,打分机制为10分制,其算法逻辑依据加权得分。其评分偏重于戏剧性影视,只有经常评分的用户才会被计算在内,而且只有供影院播出的影片才有参选资格。
Metacritic则是专门收集对于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专辑、游戏的评论的网站。以专业评价为主,大众评价为辅。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一般根据打分者的地位和水平加以分配。
由于IMDb以大众评分为主,所以能够雇佣水军,容易受到外界影响。IMDb一般关注电影本身,而烂番茄则会考虑到更多方面,比如有无抄袭、有无人文情怀等。
可以看到,不同的电影评分网站由于评分机制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许多评分网站都拥有一大批用户,而且国内外网友的“战斗力”不相上下,尤其是对于一些质量不那么高的作品而言,评分网站上的差评也对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同时评分网站也引起了业内和相关部门的注意。
二、电影评分网站起导向作用,但不该背票房下降的“锅”
不可否认,豆瓣、烂番茄这类电影评分网站越来越影响着网友的决断力。本来,评价电影的好坏是观众们自娱自乐的事,但当评分网站的影响力逐年扩大,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好莱坞等影视制作公司认为,就是因为评分网站给的差评,导致了票房成绩的大幅下滑。
在国内,同样发生过观众、影评人与片方就电影评分方面存在分歧的事件,而且次数还不算少。
早在2013年,冯小刚就曾因《私人订制》在评分网站分数不高怒怼网友和影评人:“有一帮人,尤其什么豆瓣上的,都是些大尾巴狼,假装懂电影,狗屁!还在那说什么镜头蒙太奇,你们知道什么是蒙太奇呀?”
去年12月末,豆瓣、猫眼等平台被电影局约谈的事在网上的讨论扩大。片方认为,这类平台中存在恶意刷差评的现象,导致电影的口碑受到严重影响。但用户则认为,影视作品本就是面向大众,就应该接受不同的声音,而不该简单粗暴地将观众的意见定性为“恶意刷分”。
此后,《人民日报》评论部发表了题为《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的评论,认为创作与批评是相辅相成的,若拒绝批评则无益于电影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尽管如此,把“锅”甩给电影评分网站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前不久,《李雷和韩梅梅》的导演杨永春在微博发文,认为该影片在豆瓣上遭遇了恶意差评。
实际上,尽管评分网站会对票房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并不能完全决定票房成绩。
南加州大学娱乐技术研究中心的Yves Berquist将2000年以来的电影评分及票房表现数据进行汇总并研究之后发现,烂番茄网站的评分对票房的影响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强大的力量。
例如今夏上映的《海滩游侠》与《表情包奇幻冒险》虽有大牌加盟,但评分依然很低。至于好莱坞认为的“差评会对观众的观影决策产生负面引导作用”的观点也是偏颇的。经过研究发现,专业影评人与观众之间的评分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对于票房表现强势的电影来说,这种差异更是微乎其微。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观众在对“烂片”的鉴别方面趋于专业,从而自动远离烂片,而不是受评分所左右。
当然,任何评分网站可能都避免不了“水军”的存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观众都是以自己的观影体验为主,在网站上自由表达观点。在主观感受之下,评分不被作为绝对标准,多年的市场教育使得观众的审美水平被培养的愈发成熟,许多以前业余的评价正在专业化,也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除此之外,评分网站也在努力完善评分机制。例如豆瓣引入了“非正常打分”的规避机制。如若系统检测到异常分数,则会自动剔除其在评分之外。所以尽管豆瓣的机制还是比较简单粗暴,但随着用户数增多,单个评分对整体评分的影响将随之减少,加之帐号实名制,想要给出恶意差评也并非易事。
说到底,观众与影评人的评分仅仅作为参考之用,而并不决定电影质量甚至票房走向,真正能决定这些的只有电影本身。作为片方,不该去质疑评分网站的评论是否公正,而是应该致力于提升影片质量。现在,不少影视公司希望通过大制作与特效的加入来提升票房成绩,但投入的成本高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况且观众现在也不会被所谓的大制作欺骗。唯一的途径是用心拍出优质的影片,自然能够获得叫好又叫座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