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总裁雷军在第六届财新峰会上提出了未来互联网行业的三大风口,其中之一是农村互联网。雷军说:“未来农村将有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诞生,农村将越过城市发展的一切阶段直接与城市互联网的发展接轨,而这个变化正在发生”。
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远超于城市人口。虽然现在是个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但是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率很低。根据《农村互联网宏观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农村有3741万网民,而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目前中国的纯农村人口就多达7。2亿。所以,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农村市场犹如一片“蓝海”,潜力无限。但是“蓝海”之下也藏匿着“暗礁”,仍有许多问题成为了打开农村互联网市场的阻碍。
一、巨头纷纷入局,农村互联网市场成“蓝海”
谈到农村互联网市场拥有的潜力,雷军用了一个比喻:“一个卖鞋的人到了一个荒岛上说所有人没穿鞋。一种说法是没有市场,一种是市场前景很大。我认为就是所有人都没有穿鞋,这个市场很大”。互联网的第一轮跑马圈地已经告一段落,但未来十年依然是创业的黄金时期。在农村市场,雷军已有所动作,其旗下的顺为资本已经在两年前开始投资农村互联网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投资了十多家。按雷军的设想,未来至少要投资到100家。
除了小米,其他互联网巨头们也都看到了这个机会,纷纷入局这一市场。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战略官陈龙也在财新峰会上表示,阿里巴巴上市后朝着国际化和农村化两个大方向发展。蚂蚁金服也将投资100个亿,用于将电商和金融普及到中国的100个县和10万个村。去年,京东官微曾发布标语:“既能出国,也要下乡;高大上起来进得了纽约时代广场,接地气下去能涂遍农村的红砖墙”,并配上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幅广告以及刷在农民家墙上的宣传语的照片。如今在农村的墙上,能看到好多喷涂的标语:“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各大巨头已经开始有意争夺这一市场。从农村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互联网行业的确可以在其中有一番作为。
首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强大,农村地区的上网能力逐渐变强。根据调查,截至2014年4月,中国农村手机用户数突破5亿,随着3G的普及以及4G的到来,农业人口的上网能力正被发掘和培养。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约5万个未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3000多万农村家庭宽带升级,使宽带覆盖98%的行政村的目标。并计划逐步实现无线宽带覆盖,据估计,这项计划的总投入超过1400亿元。国家的支持将使得农村互联网的使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打开农村互联网市场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农村地区购买力大幅提高。根据E电商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网购接受率高达84。41%,平均每月购物消费多于800元,一年将产生一万亿的购买力。预计到2016年,农村网购金额可能达到4600亿元。十年后,农村电商市场极有可能反超城市。如此强大的购买力,加上农村自然形成的“舆论场”造就的强大口碑传播效应。对于互联网电商来说,这一市场确实应该深入开发。
另外,农村的文化环境适合互联网发展。农村文化活动比城市要贫乏很多。多数人都是通过电视来了解新闻、获得信息,互联网的进入能够使他们接触到更多的新鲜元素。另外,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口增多,这部分人大都在城市中接收了一定的互联网知识,是网络下乡的主要牵引者。他们能够激发许多人的上网需求,有利于互联网更加迅速地普及。
雷军说:“过去20年城市发生的IT化、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化,农村现在几乎都为零。今天在城市里做过的,在农村全部都可以重来一遍。比如农村互联网金融和农村电商。现在的互联网是城市主导,换一个思维看,空间无限”。农村市场确实是一片“蓝海”,不过,蓝海之下也隐藏很多“暗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城乡之间的差别以及农村的特殊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互联网的发展形成阻碍。
二、“蓝海”之下藏匿“暗礁”,互联网发展面临诸多阻碍
农村互联网市场虽然有巨大潜力,但实际情况却比较复杂。
首先,农村居民的上网习惯没有得到培养。在PC时代,农村电脑用户数量逐年上升,但基本上都停留于聊天、玩游戏等浅层阶段。近年的农村人口主要由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组成,这些人很少在网上购买用品,更不要提从线上到线下的生活服务了。家用电脑的使用深度低,使得PC时代的互联网生活服务基本没有在农村得到普及。而到了移动端时代,这种情况就更为突出。农村居民的上网习惯直接跃过PC端进入了移动端,而智能设备的上网方式大多是由PC端演化而来的,这种“大跃进式”的发展使得农村居民的互联网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这将会影响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给互联网企业入局农村市场造成阻碍。
其次,渠道的下沉未完善,“最后一公里”难题未解。相比于铺天盖地的刷墙标语,互联网企业在农村市场的渠道下沉做的还不够到位。农村居民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网上支付多不熟悉,很难完成独立操作,而且他们对于这种方式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感。另外,农村的售后渠道、收发体系也尚未完善,快递需要农民自取,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也是在农村发展互联网的关键。要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需求,还需要靠时间和经验的累积来形成一个完善的互联网体系。
另外,农村居民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阻碍。比如就互联网O2O行业来说,在城市中有许多消费场景。如医疗、餐饮、看房子、找工作等,这些场景在城市中非常多,而用户也习惯于通过网络下单的方式来搞定自己的生活。但在农村则不同,因为农村居民之间彼此熟识,通常习惯于打电话来解决问题。而且他们之间信任感极高,可以到服务完成后再收取资金,这种信任感使得用户不需要互联网渠道,让O2O在农村几乎无用武之地。类似的习惯加大了互联网企业打开农村市场的难度。
农村互联网前景值得期待,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除了要通过互联网引进新鲜元素,还要借助互联网使农产品走出农村,这些都需要更多资金和精力的投入。想要在农村实现“互联网+”,必须先要做到“+互联网”。这就需要使网络在农村实现横向的普及和纵向的深入,这样才能够真正打开农村的互联网市场,使互联网企业在这片“蓝海”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