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进军农用领域,但要得到普及尚显吃力-最极客今天,深圳无人机制造商大疆推出了MG-1农业植保无人机,这款智能农业喷洒防治无人机的推出意味着大疆正式进军农用无人机领域。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截至去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48%左右,而无人机在经历了军用市场、商用市场后,众多无人机企业纷纷瞄准了农业市场这一风口。农用无人机从理论上来说确实能对农业产生很大的助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


一、无人机进军农用市场,农用无人机理论上前景广阔
此次推出的MG-1农业保植无人机是大疆在农业领域的首款产品。大疆方面表示,这是一款能够防水、防尘、防腐蚀的工业级产品。为其配备的八轴动力系统能够保证这款农用无人机的载荷多达十公斤,同时其推重比能够达到1:2.2。在作业效率方面,其每小时作业量能够达到40亩至60亩,这一效率比传统的人工喷洒高出40倍以上。在药剂喷洒方面,MG-1农用无人机采用的是高精度智能控制喷洒泵,而且与飞行速度是联动的。在作业过程中,MG-1可以对植物表面的高低起伏进行实时扫描,自行与农作物保持合理距离,以确保喷洒均匀。在自动作业的模式下,可以实现定速、定高飞行以及定流量喷洒等功能。大疆创新创始人、CEO汪滔表示:“大疆此次推出的农业植保机,是各环节胜人一筹的研发实力厚积薄发的结果。事实证明,大疆不仅能为大众消费者带去极致航拍体验,同样能为其他领域提高生产效率、造福各行各业”。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使其从军用、商用市场逐渐转向消费级市场。业界普遍认为,今年可称得上是无人机发展元年,以大疆为首的无人机企业在消费级市场频频爆发,融资方面极其火热。如大疆近三年的销售额迅速增长,2010年,其销售额为300万元,到2012年就已经增至2亿元,2013 年,其销售额高达8亿元;广州极飞公司于去年完成了来自硅谷Chengwei Capital 独投的2000万美元A轮融资;零度智控则获得了鼠标大亨雷柏科技5000万的注资,并与之共同成立了深圳零度……无人机企业的热度由此可见一斑。
据美国专业机构蒂尔集团预测,到2023年,无人机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15亿美元。而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证券则认为,目前无人机已迈过了高速向上的拐点,因此在未来十年,无论是在军用、民用还是消费级市场,无人机的成长空间都极其广阔,其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000亿人民币以上。
中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可以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话题。所以,其市场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无人机企业看到了这一市场中的巨大利益,纷纷进军农用无人机领域。据业内专家预测,我国今年农用无人机的市场需求将达到5000台,到2020年这一数目将超过10000台。从理论上来说,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售价偏高、技术操作存在问题等诸多因素,要在这一市场有所发展并非易事。


二、售价偏高操作难,诸多因素导致无人机进入农用市场尚显吃力
今年4月9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了国际农机展。在这次展会上,国产农用无人机首次被集体展出。其中性能最强大的一款农用无人机可以胜过120个人工劳动力。在现场,围观者甚众,但真正购买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也正如当今国内农用无人机市场的现状,尽管农用无人机功能强大、能够提高种植效率,但销售状况却并不乐观。农用无人机“遇冷”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价格偏高,一般农民无法接受。目前,市面上的植保农用无人机价格一般在20万至60万之间,而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大疆公司发言人表示MG-1的售价在15,000美元(约10万人民币)左右。这笔钱对于农业经营者来说,绝对不是小数目,更不要说普通农民了。虽然目前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但具体的行动却是比较滞后的。目前将农用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范围的省份很少,这也让一些潜在客户望而却步。因此,价格因素是农民购买农用无人机的重大阻力之一。
第二,续航能力差,这也是无人机在技术方面存在的最大瓶颈。当前市面上的农用无人机续航时间只能维持在半小时左右,比如大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最多只能维持半小时,通常要携带三四块电池才可以。某市植保部门负责人表示,由于国内的无人机企业受动力限制,所以无论是电动发动机还是油动发动机,几乎都无法满足成本低、时效长的操作需求。而且这一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零度智控的创始人杨建军认为,电动车想要在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比等方面进行突破尚且不易,更不要说无人机了。所以无人机续航问题在短时间内实现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三,2B和2C之间的竞争。农用无人机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术,尽管经过培训能够掌握,但这一政策尚未普及到广大农村。所以相关的技术培训人员紧缺,很多农民都无法得到真正有效的培训。目前主要掌握这些技术的还是一些推出无人机植保服务的企业,由于未形成健全的模式和完整的体系,这类服务在价格方面都是这些企业自己把握。农民能否接受其支出成本、作业效率以及能够得到多少回报都还是未知数。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2B市场和2C市场形成的冲突。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Justin Gong认为,在农业中,最根本的竞争在于生产关系之间的竞争,即植保无人机行业中2B与2C之间的竞争。种地本来是农民的事,但植保无人机是否能够做的更好?如果它能够做的比农民更好,那么未来可能会出现企业代替个人种地的现象,可能会抢了一些农民的“饭碗”。如果无人机不如人做得好,那么农用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业内人士指出,工业级无人机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同行,而是市场和用户,这也就是在农用无人机行业内2B和2C市场会形成冲突的原因。
在国外,农用无人机已经相当普及,截至2012年,日本投入使用的农用无人机已达2400余台,防治面积占总耕种面积的50%;而在欧美地区,防治耕种面积已高达80%。在国内,随着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等政策的升级,农用无人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但是,农用无人机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农用无人机市场火热是好事,但也要学会冷静对待。新的技术固然能推进行业发展,但即使有再多的新技术,最终也要落到实处。农用无人机的最终目的是要给农民带去真正的帮助,所以一方面,农用无人机行业应该加快技术研发,深入实践;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该早日制定行业标准,并推广农用无人机。这样才能使这一行业尽快成熟,并使农用无人机得到真正的普及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