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今日,华为消费者业务部门宣布2018年华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突破了2亿部。其中P20系列上市之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出货量超出1600万部,而搭载了麒麟980芯片的Mate20系列上市两个月销量就突破了500万部。
从2010年算起,华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从300万部增长至如今的2亿部,约为2010年的66倍,并在今年二、三季度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市场份额高达14.6%。今年8月华为就将出货量的预测从1.8亿部提升至2亿部,如今这一承诺果然兑现,此外华为还表示这一数量将在明年提升至2.3亿部~2.5亿部左右。
华为出货量可喜,其他大厂商也未曾落后。
今年10月,小米CEO雷军在微博里表示“今年手机出货量跨过一亿台门槛”,这个目标早在2月份的年会上就已经提出过,果然在10月小米手机出货量就突破了1亿大关,提早两个月完成了全年目标。
OPPO和vivo同样有着不俗的成绩。今年第三季度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OPPO销量2058万部,市场份额19.1%,而vivo以2062万部的销量占到市场份额的19.2%。近年来这两个品牌线上线下兼顾,保持在智能手机第一梯队的位置。
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都呈现严重的饱和状态,中国的手机销售状况也不如以往强劲,但是这几家头部厂商的状况都比较不错。针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全球五大市场研究公司之一的GfK提出了“T型格局”这一概念,即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头部阵营愈发壮大,而中小品牌的发展空间则会被大幅挤压。
华为总裁余承东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未来全球手机厂商只会剩下3~4家。而在今年的消费者业务业绩沟通会上,余承东再次表示中国的部分智能手机厂商会在未来几年之内尽数消失。
如今智能手机市场的状况似乎印证了这一观点。根据中国信通院给出的相关数据来看,2018年前11个月,中国排名前十的厂商合计出货量份额高达92.8%,比去年同期提升7.7%。然而其他品牌厂商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金立破产、锤子面临危机、360手机早已销声匿迹,许多中小手机厂商的生存境地更为艰难。
近年来,手机行业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利润空间有限。在这有限的空间中,中小手机厂商在资金、技术、渠道等各方面都缺乏与头部厂商一争高下的实力,原来还可以拼一拼的“性价比”优势在全行业不景气的状况下也被头部厂商占据,导致中小厂商更是无法盈利。
那么在几家第一梯队厂商联合占据大部分市场的寡头时代,中小手机厂商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远赴海外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如今,许多中国的小型手机厂商都会选择以欧洲这种较为开放的地区或是南美、东南亚、非洲这类有着传统人口红利的市场作为目标。例如在中东地区,只要能够与当地代理商达成合作,有个几十万部的销售量,就足以让这些小厂商存活下去。在售价方面,中国厂商可依靠中国市场的供应链生产出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然后通过一些方式降低安卓的授权费,最后在海外可以争取到一个比较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在未来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环境中,中小厂商想要盈利是没有太大可能了。即使是可以凭借一些个性化的功能在市场中分一杯羹,但这杯羹的分量也会逐年减少,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被挤压甚至被吞噬的结局。而拥有传统人口红利和广阔空间的海外市场是很好的选择,另外在5G时代也可以观察时机顺势而为,如此或许还能占得一席之地。